6月23日,備受矚目的第五批集采順利開標,普萘洛爾口服常釋劑成唯一流標品種。此次集采采購金額達550億元(注射劑占70%),集采規模、采購金額、參與企業數量均創歷次集采之最。24個品種“大殺價”,注射劑廝殺慘烈;國內頭部藥企成主角,齊魯、科倫拿下11個品種,匯宇制藥再成“黑馬”;10家外企11個產品中標,原研藥企參與積極性仍然不高,AZ、輝瑞全軍覆沒,賽諾菲針對性報價。
齊魯、科倫拿下11個品種,恒瑞丟標、匯宇“黑馬”
上午報價剛結束,藥企就陸續宣布中選消息??苽愃帢I宣布,11個產品18個品規全部中選第五批國家集采。專注于抗腫瘤注射劑的匯宇制藥,此次參與的4款產品全中標,包括奧沙利鉑、多西他賽、紫杉醇、鹽酸苯達莫司汀。苑東生物入選的3個品種也全中標,包括達比加群酯、法舒地爾及格隆溴銨。
作為仿制藥“過評大戶”,齊魯制藥、揚子江藥業、中國生物制藥也是“集采大戶”。揚子江藥業、中國生物制藥均有14個品種參與競標。齊魯制藥13個入圍品種中,地西他濱、法舒地爾兩款注射劑丟標,11個中標品種中,利伐沙班(0.529元,10mg)、多西他賽(92元,40mg)降價均超過90%,兩大品種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均超過30億元。
恒瑞醫藥8個入圍品種中,奧沙利鉑、多西他賽、苯磺順阿曲庫銨等3大存量品種中選,多西他賽降價高達97%。值得關注的是,恒瑞醫藥的重磅造影劑碘克沙醇落標,原料藥龍頭司太立中標。年報顯示,2020年恒瑞醫藥造影劑產品營業收入36.3億元,同比增長12.40%,毛利率72.41%;碘克沙醇注射液銷售420.76萬支,同比增長13.92%。
得益于注射劑過評大幅提速,“大輸液龍頭”科倫藥業成為本次集采的新主力。11個入圍品種均中標,包括左氧氟沙星氯化鈉、ω-3魚油中/長鏈脂肪乳、頭孢曲松、中/長鏈脂肪乳(C8-24)等8個注射劑品種、阿昔洛韋和替硝唑2個片劑及莫西沙星滴眼劑。多個增量品種中標,有望為公司貢獻業績。
降幅超過90%,24個品種大殺價
經過四批五輪集采的“磨煉”,部分企業報價已經趨于理性,但從目前流傳出來的報價結果看,有部分品種的降幅仍舊驚人。據不完全統計,24個品種(以
藥品名%20企業名%20規格計)降幅超過90%,其中恒瑞的多西他賽注射劑(20mg)、齊魯的利伐沙班口服常釋劑型(10mg/15mg/20mg)、朝暉藥業的比卡魯胺口服常釋劑型(50mg)等降幅均超過97%。
部分降幅超90%的品種(單位:元/片、粒、袋、支)
競爭最激烈的利伐沙班口服常釋劑型,10mg規格的最高有效申報價27.6元/片,正大天晴的產品報價2.4575元/片,齊魯制藥的產品報價0.529元/片,降幅分別為91.10%、98.08%。此外,齊魯制藥15mg及20mg規格的利伐沙班分別報價1.1171元/片、1.6343元/片,同比最高有效申報價的降幅分別為95.97%、95.28%。
29個注射劑的集采結果備受關注,多個注射劑出現“大殺價”。如20mg的多西他賽注射劑(最高有效申報價860元/支),7家企業的產品降幅均達90%以上,其中恒瑞、正大天晴、揚子江、齊魯、匯宇、奧賽康的報價分別為22.6元/支、29.8元/支、30元/支、54.1元/支、58.4元/支、68.94元/支,降幅分別為97.37%、96.53%、96.51%、93.71%、93.21%、91.98%;40mg的埃索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注射劑(最高有效申報價65元/支),也有8家企業的產品降幅達90%以上,其中裕欣藥業報價2.79元/支,降幅達95.71%;50mg的奧沙利鉑注射劑(最高有效申報價1760元/支),恒瑞
醫藥報價91.8元/支,降幅達94.78%。
公立醫療機構是化藥注射劑的“主戰場”,這也是藥企們在集采中紛紛報出低價的原因。隨著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推進,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注射劑被納入集采,注射劑“降價潮”將洶涌而至,6000億市場迎大洗牌。
AZ、輝瑞全軍覆沒?賽諾菲針對性報價
平價仿制藥替代高價原研藥是集采的重要目的。此次集采,輝瑞與阿斯利康首當其沖,兩大跨國藥企長期主導國內藥品市場。第五批集采中,阿斯利康涉及品種多達7個,輝瑞則有6個品種涉及。
集采已歷經五批六輪,面對重點品種集采,輝瑞、阿斯利康并不會輕易出手。在4%207集采中,阿斯利康的抗癌明星藥吉非替尼大幅降價,獲得獨家中標的機會。而輝瑞直到第三批集采才有品種中標,在市場規模大、競爭格局友好的情況下,與豪森共同瓜分利奈唑胺片市場。
這一次,銷售額近60億元、占比超90%的布地奈德吸入劑,阿斯利康也放棄了。布地奈德吸入劑最高限價14.036元/支,阿斯利康報價8.9元/支,而中標
企業四川普銳特報價低至2.79元/支。這個結果早有預示,此前業內傳聞阿斯利康將分拆剝離呼吸產品線。后來,阿斯利康對外表示,將合并消化和呼吸霧化業務,成立消化及呼吸霧化業務部。
此次集采的注射劑占了一半,注射劑的主要
采購市場在
醫院,企業產品如果沒有中標基本就是失去了市場。盡管如此,依然有原研藥企選擇棄標。
落標企業中,禮來的吉西他濱注射劑(0.2g)報價306.5元,降幅達到33%;德國貝朗250ml(20%)的中/長鏈脂肪乳(C8-24Ve)注射劑報價942元,降幅超過50%。輝瑞的氟康唑氯化鈉注射劑報價130元,較最高限價130.8993元降幅不到1%。該品種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過10億元,輝瑞市場份額高達96.43%。這與輝瑞在利奈唑胺片的表現上大相徑庭。
賽諾菲的奧沙利鉑注射劑報價310.51元/支中標,降幅達到82%。賽諾菲上一次中標還是4%207擴圍時,氯吡格雷降價導致信立泰出局。奧沙利鉑注射劑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過30億元,賽諾菲占比超過60%。而對于多西他賽,賽諾菲則以最高限價860元報價,直接棄標。多西他賽注射劑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過38億元,賽諾菲份額超過30%。
集采加速醫藥行業洗牌,國產創新藥爆發式增加
2018年至今,國家組織了五批六輪的藥品集采,已經落地執行的四批五輪集采涉及品種157個,平均降價53%,實際平均節約費用大約1000億元。
米內網數據顯示,4%207(含擴圍)、第二批及第三批集采品種在2020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占整個藥品銷售額的比例低于3%,由于中標價大幅下降,導致其銷售額出現下滑,同比2019年下降27.7%,銷售額及市場份額遭受雙重打擊。
多個集采藥品銷售額遭“腰斬”,導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產品排名大洗牌,阿卡波糖片、瑞舒伐他汀鈣片、恩替卡韋分散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大品種在2020年紛紛退出TOP20產品排名。
集采常態化下,仿制藥生存空間被壓縮,倒逼企業向研發創新轉型。米內網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國產1類新藥獲批速度大大加快,2021年至今近半年時間,已有15款1類新藥獲批上市,與2020年全年持平。
國產1類新藥獲批情況(不含疫苗)
日前(6月9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征求意見稿,2021年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啟動。自2019年以來,國家已經連續三年調整醫保藥品目錄,初步形成一年一調整的動態調整機制,累計納入433種新藥好藥。在推進三批藥品談判的過程中,納入了183個品種,平均降幅達到50%。
集采倒逼企業向研發創新轉型,是推力;醫保談判化解創新藥入院難的問題,為動力。如今,集采與醫保談判均以常態化發展,“雙劍合璧”推動我國創新藥市場高速發展。
藥福醫藥招商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