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是指常見病多發病,是平常生活中發生頻率較高、病情較輕,且在短時間內能通過藥物治療或其它治療方式得到緩解或痊愈的疾病/癥狀,比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胃痛、皮膚炎癥等。家庭藥箱會常備這些疾病的藥品,涉及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皮膚等疾病領域。
那么,小病用藥的市場現狀與前景如何?在7月24日2021米思會的米內專場上,米內網高級研究員葉麗珍圍繞感冒止咳、胃腸道、皮膚用藥這三個小病類別,為大家詳細展開分析。
米內網高級研究員葉麗珍
零售藥店小病用藥市場地位提升,感冒咳嗽藥撐起半壁江山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及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各渠道小病用藥的銷售規模都出現負增長,其中城市公立醫院 、縣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這三個渠道的降幅較大,下降超過15%。
數據來源:米內網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數據范圍包括感冒止咳、胃腸道、皮膚用藥)
城市公立醫院和零售實體藥店是小病用藥的主要市場,實體藥店小病用藥市場規模已逼近城市公立醫院,兩渠道市場份額差距縮減至4%,小病用藥在實體藥店的市場地位愈顯重要。
近五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小病用藥銷售規模復合增長率為3.5%,呈現小幅上揚的趨勢,但增幅逐年收窄。小病用藥規模在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的市場份額約為1/4,近幾年呈現緩慢下滑趨勢。
數據來源:米內網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
小病用藥市場以感冒咳嗽類用藥占比最大,市場份額接近6成。近幾年感冒咳嗽類用藥增幅有所下滑,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感冒咳嗽類用藥在實體藥店的銷售受限,流行性感冒發病率降低,2020年感冒咳嗽類用藥的市場規模下降9%。胃腸道用藥和皮膚用藥在實體藥店的銷售則比較平穩。
數據來源:米內網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
在零售實體藥店,小病用藥以中成藥為主,占比超過6成。但各類別的中西藥分布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其中,感冒咳嗽類用藥以中成藥占絕對優勢,占比超過80%,且呈現上升趨勢;胃腸道用藥則中西各一半;皮膚藥還是以化學藥為主。
數據來源:米內網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
小病化學藥TOP10品牌中,3個類別化學藥前十品牌的份額都低于40%,說明小病化學藥的品牌競爭狀況是比較激烈的。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也有一些品牌的市場表現不錯,如華潤三九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江中藥業的乳酸菌素片、浙江仙琚的糠酸莫米松乳膏等,這些品牌近五年的復合增長率都超過15%。
數據來源:米內網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
盡管感冒咳嗽類用藥中成藥的占比超過80%,但TOP10品牌份額不足30%。目前感冒咳嗽類用藥在售品規超過1500個,可見,雖然感冒咳嗽中成藥市場規模比較可觀,但品種多,競爭更加激烈。
數據來源:米內網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
小病用藥客流量占比超過1/3,平均客單價偏低
根據米內網零售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洞察系統2021年1-5月的數據,葉麗珍從客流量特征、人群特征、消費者購買特征等方面,為大家進行小病用藥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 。
小病用藥購買者占總體客流量的35.6%,不同規模藥店小病客流量都在30%以上,說明小病用藥是實體藥店重要的引流類別。在當下實體藥店客流量逐漸減少的大環境下,小病用藥需求所帶來的客流量,對實體藥店的運營有著重要意義。
小病用藥的購買人群主要集中在30-40歲、40-50歲、50-60歲這三個年齡段,合計74.1%,且該年齡分布與藥店總體購買人群的年齡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其中,30-50歲人群購買小病用藥的客流量占比相對更大,這個年齡段人群是家庭藥箱的主要購買決策者。
數據來源:米內網零售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洞察系統
與總體相比較,小病用藥的平均客單價是偏低的,只有108.0元,近8成的購買者客單價都是集中在100元以下。盡管胃腸道用藥的客單價相對高一些,但較總體還是有明顯的差距。
數據來源:米內網零售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洞察系統
小病用藥消費者購買數量與總體持平。小病用藥購買人群客品數與總體相當,平均客品數約為3.7件。小病用藥的客品數分布集中在4件以內的分段,客品規以1-2種居多。
數據來源:米內網零售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洞察系統
小病用藥屬于強關聯類別,但關聯品類相對分散
各類別疾病的關聯購買比例超過50%,其中感冒咳嗽用藥關聯購買的比例最高,超過60%。這說明小病用藥的購買人群大部分有購買其它產品的需求,也愿意同時購買其它產品。值得關注的是,有關聯購買的消費者中,有一半是愿意接受關聯購買多種產品。
數據來源:米內網零售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洞察系統
小病用藥消費者關聯購買的產品中前十類別的占比約為50%,體現出一定的關聯性,關聯購買的品類主要是小病用藥的關聯類別,最大的是醫療衛生材料(主要是口罩),其次是抗細菌類用藥、咽喉類用藥、維生素類用藥和眼科類用藥。
但從另外一方面講,還有50%關聯的類別處于較于分散的狀態。因此小病用藥消費者關聯購買有一定的關聯性,但隨機性也比較明顯。
總的來說,小病用藥市場呈現出銷售貢獻低于客流貢獻的特點。最后,就如何挖掘小病用藥的高客流量價值、為藥店做增量,葉麗珍從人、貨、價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利用注冊會員增加消費者的購買粘性、利用小病用藥高關聯購買的特點增加關聯推薦、通過消費者購買行為數據尋找有提價空間的品類和品種等。
注: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數據庫是覆蓋全國293個地市及以上城市實體藥店(不含縣鄉村實體藥店),對全品類進行連續監測的放大版城市實體藥店數據庫。上述銷售額以產品在終端的平均零售價計算。
藥福醫藥招商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