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津某三甲醫院又被曝光,依然有醫生收取藥物回扣。于是,醫藥代表賄賂醫生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天津衛計委在上海備案制的基礎上再下“猛藥”,推出了“三定二有”,即還必須加上醫生拜訪流程記錄。近日,北京衛計委發布通知,干脆通告所有醫院恕不接待醫藥代表。
大城市大醫院為主
回放這些規定出臺的“導火索”,幾乎所有事件都發生在大城市的大醫院。從中國藥品銷售終端分布來看,根據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2017年中國處方藥公立醫院終端(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所占市場規模已達16118億元的68%,2010年以來藥品銷售增長的主要市場依然是公立非基層醫院。雖然2015年起,公立醫院藥品份額略有下降,但總體考量,近幾年由于進口及合資藥品在中標醫院的采購量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本地產品上升較大,按藥品使用單位計算,中國藥品醫院終端銷售依然增長明顯。可見,大城市的大醫院占據了藥品三大終端近70%的市場份額,非常誘人。
再來看看我國注冊醫生的人數。據媒體統計報道,我國現有注冊醫生264萬,如果刨去非臨床一線醫生(基本不處方),如醫院行政管理人員,再刨去醫藥代表不感興趣的私人診所、鄉村衛生診所等基層醫院,外加部分早已跳出行業的“僵尸”醫照,實際在一線行醫,或醫藥代表非常感興趣的目標客戶最多100萬。
從我國醫藥代表的構成看,據有關方面統計及媒體報道,保守估計目前醫藥代表總數已達300萬。但實際隱形人數可以大膽估計,將遠遠高于這個數。這就意味著,一個目標醫生至少被3個以上醫藥代表盯著“產量”。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大城市三甲醫院一個副主任醫師至少被10個以上醫藥代表盯著出銷量。
再者,約占醫院銷售90%以上份額的藥品為仿制藥,其中有90%以上為低端仿制藥,即在國內上市20年以上,每個品種市場上至少有10家以上企業重復生產,完全同質化競爭。中國藥廠數量目前保有量在6000家左右,其中80%左右的營銷模式是區域性外包銷售。據筆者所知,普遍營銷費用(不含銷售員人工費用)至少25%,按市場銷售值計算就是至少4000億元的費用,有非常大的“遐想空間”。
定營銷費用范圍
只要有這些操作空間存在,醫藥賄賂式營銷就很難禁止。畢竟這種營銷方式短平快,溝通和實施沒有邊際成本,推廣人員也不需要專業技能和培訓。況且,當今互聯網如此發達,溝通方便,支付渠道多樣,光靠“三定一有”恐難杜絕“帶金”銷售,查到的也只是九牛一毛。事實上,低端仿制藥機理清晰,療效明確,根本不用推廣,可是市場競爭如此激烈,不靠這種短平快的手段,靠什么?
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國家全方位的解決思路。今年實行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將淘汰相當一部分企業。質量是藥品的生命,藥品質量標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建議國家在GMP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cGMP標準,加大飛行檢查力度,關、轉、停一批達不到標準的小藥廠。
目前,我國仿制藥的產能已經遠遠高于市場真實需求。作為制造業大國,我國成品西藥大部分都沒有達到出口國外標準。據筆者了解,目前我國沒幾家藥廠生產能力是飽和的,優質產能的藥廠沒有得到市場機制的保護和激勵。當然,國家對醫院補償機制不全和缺失是以藥補醫需求存在的土壤。藥廠過多,質量魚龍混雜依然必須由市場規律來解決,市場經濟的精髓就是優勝劣汰及規范有序的競爭。
有關部門可以根據藥物研發過程制定相關的營銷費用范圍,如創新藥、首仿藥及一般仿制品制定相應的營銷費用研發成本。對藥品生產企業而言,目前的“兩票制”“營改增”還有細化和進一步規范的空間,通過市場機制及合規管理導向解決市場惡性競爭的問題,杜絕“帶金”銷售。
設“醫藥代表開放日”
大數據時代充分利用好醫保大數據。今天,醫保已經涵蓋國人98%的人群。僅從這些醫保大數據中,我們就可研究臨床藥物需求及使用的規律。這些大數據不僅是合理用藥的指南、精準化和個性化治療用藥和安全用藥的依據,更是藥物經濟學、真實世界藥物研究的寶貴財富。
在此基礎上,省城一級如能做到招標平臺上的醫院帶量采購,這是真正解決醫藥代表進院進行“不良推廣”的最佳方式。上海最近公布的帶量采購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一致性評價通過一個,上海就帶量采購一個。上海帶量采購“重在質量優先”的思路拿捏得十分精準,一致性評價的本質就是將國內仿制藥提高到和原研質量等同的層次,上海抓住這一點是明智的選擇。
另外,還可以借鑒大病醫保的做法,抑制不合理或過度用藥,如比對上年使用或采購量,不合理的超出部分就是次年采購的降價依據,這樣才能淡化醫藥代表的所謂“指標”。
從醫院的角度講,真正具有學術推廣、可提高臨床醫生學術水平的學術活動應該扶持,絕不能“一概恕不接待”。國內外經驗都告訴我們,一個好藥除了研發和生產,專業化的醫藥代表臨床推廣環節必不可少,更是臨床醫生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之一。
醫藥代表職業是國家承認的合法工種,他們的勞動理應得到社會承認,他們的行為規范絕不能靠幾個“定”和幾個“有”粗暴規定。筆者建議,醫院設置一定時間的醫藥代表開放日,在規定的地點、規定的時間友善地接待他們,給他們闡述宣傳自己產品的機會。
對醫藥代表而言,國家整改醫藥銷售的方式和機制日益完善,簡單粗暴的給錢方式終將被淘汰,企業學術推廣的要求將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