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fu regimen
西安雍仁堂
三伏天,
乃是一年當中
暑氣最盛的時節。
兩個字:太熱!
《黃帝內經》講:
“夫百病之始生者,
必起于燥濕、陰陽、
喜怒、飲食、居處。”
注意這5個方面,
自然可以避濕邪、
遠疾病,安度三伏天。
三伏天 ,五大忌
忌貪涼,祛除燥濕
中醫理論認為,“濕氣通于脾”。三伏天炎熱多雨,因此陽燥盛行于外、陰濕潛伏于內。而脾主肌膚,如果體內濕氣很重,皮膚就會有所反映。年輕人長痘,中老年長斑,小兒濕疹、痱子等,多是濕氣淤積的表癥。
所以,暑熱最盛的三伏天,正是祛濕養脾的大好時機。電扇、空調有助于人們防暑降溫,但是過度貪涼,反而損傷陽氣。
開著空調過夜,用涼水沖澡,沐浴后濕著頭發入睡……等等這些,都會導致中氣內虛,令暑燥和濕邪趁虛而入。容易導致腿腳腫、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
忌大汗,平衡陰陽
汗雖為津液所化,其性質亦屬于陰。中醫理論卻認為,“汗為心之液”。汗液的生成,離不開陽氣的參與。就是說,出汗的同時,會大量損耗陽氣。
三伏天鍛煉,應以微微出汗為宜,最忌大汗淋漓。古人稱作“沾濡汗出”,就是運動到衣服沾濕,而沒有濕透的程度,對人體最有益處。
大汗淋漓容易損傷心臟,運動后大量飲水,也會給心腎造成負擔。
忌生冷,控制飲食
元代著名養生家說:“多食溫暖,不令大飽,時時進之,其于肥膩當戒。”三伏天,最好少吃油膩食物,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飲食不宜過涼,因為寒涼損傷脾的陽氣。此外,三伏天最容易“病從口入”。飲食要格外注意,忌吃生冷、變質的食物。
忌激切,調節喜怒
過喜過怒,都會使人氣血逆亂,導致急癥發生。《黃帝內經》講:“使志無怒,使氣得泄。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情緒平穩,心氣舒暢,自然神清氣爽、身心安適。清靜養神,又有助于臟腑運化,從而外邪不侵、內疾不生,抗病力自然增強。
三伏天,要學會適應炎熱,使情志疏泄,預防暑邪致病。調息凝神,心靜自然涼,非常有助于身體健康。情緒波動過大,容易誘發心律失常、血壓升高,引起腦中風。
忌潮濕,保持干爽
三伏天哪怕再熱,也不要讓孩子赤腳在家里跑,更不要坐在冰涼的地板上玩耍。
此外,一旦空氣濕度過高,許多病菌就開始滋生。夏天家里常開空調,若不勤開窗、多通風,很容易傳播呼吸道疾病。
除了感冒發燒等常見病,過敏性哮喘、蕁麻疹可能也是空氣不流通惹的禍。因此,三伏天里,居室一定要避免潮濕,盡可能讓空氣流通,保持干燥清爽。
THE END
雍仁堂
匠 心 品 質 / 引 領 未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