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限輸力度的不斷加大,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已經在全國各地大范圍推開,多省都在不同程度上對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加以限制,如安徽、廣東、海南等省明確了53種不需要靜脈輸液的常見病多發病清單。
現在,新的一波限輸令又來了。這次不只是二級以上醫院,而是各級醫院全部停止門診輸液!限輸令,再次升級。
7、8、9月開始,各級醫院全面停止門診輸液
剛入7月,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廣西和深圳都發出了規范門診輸液的通知,限制范圍延伸至各級醫療機構(包括基層醫療機構以及民營醫院)。
7月4日,廣西衛計委發布“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于征求《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關于規范醫療機構門診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修改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醫院停止普通門診靜脈輸液工作(急診、兒科門急診除外)。具體有以下兩點要求:
1、全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含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民營醫院等)于2018年8月1日起,除兒科門診和急診科外,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服務。
2、基層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診所、門診部、一級醫療機構符合醫療機構標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衛生部令 第84號)、《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 第386號)、《處方管理辦法》、《廣西醫療機構管理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試行)的通知》(桂衛醫〔2012〕80號)等要求的,方能開展門診靜脈輸液服務。2018年9月1日起全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應逐步減少門診靜脈輸液醫療服務工作。
同樣在7月前后,深圳市龍崗區宣布7月1日起,龍崗區停止醫療機構門診靜脈輸液。
具體細則如下:
(一)龍崗區各公立醫院(含一級醫院),除急診科外,全面停止普通門診靜脈輸液服務。
(二)中醫館、中醫類診所、醫務室,自2018年7月1日起禁止進行輸液治療。
(三)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門診部、西醫類診所,2018年7月1日起原則上禁止對53種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輸液治療。
通過觀察這兩個地區的規定,可以發現,這次并不是只針對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了,而是在各級醫療機構實行“輸液大掃蕩”,無論是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還是診所等,想輸液,難。
21000家醫療機構被禁止或限制輸液,村衛生室設置高門檻限輸標準
據統計,2017年廣西全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機構數達34012個。按照廣西的《通知》規定,這些醫療機構都將停止或者限制門診輸液。在全省范圍內各級醫療機構間如此大力度地推行限輸令,看來輸液時代真的要與我們揮手再見了。
在2017年07月份,廣東省衛計委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表示為了降低輸液安全隱患,要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嚴格管理,并明確53中常見病原則上不得輸液。
但這次廣西省的規定就更加嚴格,不再只是從病種上做要求,而是從醫療機構標準上做嚴格限制,凡是達不到規定標準的基層醫療機構,一律不準開展門診輸液服務。
例如,在廣西省的《通知》中,基層醫療機構要想開展輸液服務必須要符合的醫療機構標準中,有一項是《廣西醫療機構管理辦法》,即《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
《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醫療機構未配備注冊醫師、護士和依法經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沒有相應急救藥品器材的,不得開展靜脈用藥業務。”
也就是說,基層醫療機構只有配備注冊醫師、護士和依法經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才有可能開展靜脈用藥業務,而這對于目前的村衛生室來說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對于大部分村衛生室來說,這個規定不是限制輸液,而是禁止輸液。
而在廣西3萬多個醫療機構里,村衛生室達到20770個,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有300多家,因此,實際上總計有21000家醫療機構要被禁止輸液了。
深圳龍崗區更是直接規定各公立醫院包括一級醫院,除急診科外,全面停止普通門診靜脈輸液服務。
限制基層輸液局面將全面鋪開
限制基層輸液,近年來已經有多地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推行:
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其中對“濫用抗菌藥物”整治的決心是不分民營與公立醫療機構。
2012年,甘肅省衛生廳發文,規定全省范圍內政府舉辦的村衛生室未經審批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條件較好等特殊情況需上報、審批。
2014年8月,安徽省在全國率先提出53種不需要靜脈輸液的常見病清單。
2017年7月5日,山東省衛計委發文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村衛生室、診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準。
2016年4月,陜西省寶雞市衛計委開展輸液服務的村衛生室,必須經所轄衛生院申報,門審批備案后方可開展輸液服務。
2016年5月,湖南省衛計委規定村衛生室只有具備觀察面積、搶救藥品、設備等5項條件才可以輸液,達不到標準的禁止一切靜脈給藥服務。
2017年5月,湖北宜都全市所有村衛生室、個體診所未經審批備案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
2017年07月,廣東省發文要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嚴格管理,并明確53中常見病原則上不得輸液。
2017年7月,山東省衛計委發文嚴控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且村衛生室、診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準。
2017年8月,海南省衛計委確定了無需輸液治療的53種常見病多發病名單。
而這些僅僅只是了解到的一部分而已,還有很多地區的基層限輸令正在悄然推行,并且,限制力度也在逐漸加大。據安徽省阜陽市廣播電視臺報道,安徽省阜陽市的1700多家村衛生室已經全部停止輸液,基層正由“限輸”走向“禁輸”。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將來對于門診輸液,無論是大醫院還是基層,限制范圍會越來越廣,限制力度也會越大。
其實醫生們都很清楚過度輸液的危害,但一旦不能輸液了,不少醫生尤其是基層醫生的收入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想在根本上扭轉過度輸液的局面,除了在制度上有所規范和管理,還要注重合理提高基層醫生的收入,調整限制輸液后的績效分配比例,才能讓廣大醫生更加配合限輸令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