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在2016年2月26日發布了一則《總局關于解決藥品注冊申請積壓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食藥監藥化管〔2016〕19號)的公告,“優先審評”制度在國內正式落地。
截至今日,國家局共發布了30批擬優先審批審批的產品名單,共涉及新藥325個(含新增適應癥),仿制藥197個(推薦閱讀:通過一致性評價,6個月就獲批!197優先審評仿制藥清單)。
楊志敏的話并非虛言,按照有關數據統計,被列入優先審評審批后,最快一款藥品——北京凱因藥業的KW-136膠囊從公示到獲得批件,僅用了17天。
從2016年到現在,有325個新藥被列入優先審評審批,意味著市場上將大量涌現新產品,創新藥迎來收獲期,尤其是其中的腫瘤藥物,國家醫保談判、減稅等政策支持,新產品上市將會更快給企業利潤回報。
當然要撬動市場,還需要更多市場工作。8月24日,山西,藥脈通攜手專家共同探討,醫改政策下新招商時代的轉型與專業化的學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