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當代醫學的不滿,不是因為它的衰落,而是因為它的昌盛;不是因為它沒有作為,而是因為它不知何時為止。
今天下午,朋友圈發來這樣一則消息,是來自于美國行醫的知名張教授的微信:
這位國際著名心外科醫生曾經是布什總統的私人醫生,住在休斯頓Methodist醫院附近,上周在騎自行車上班的路上被一個男子開槍射殺。今天,他的鄰居,我的同事還建議“先排查他老婆!”我們都一身冷汗。今晚,嫌疑犯已經上了電視,一個沉默寡言的‘好人’,一個母親在20年前在這位醫生的手術臺上去世的中年男人。看樣子,醫生的確是高危人群喲!20年了,不是得罪老婆,就是得罪病人……
著名醫生被槍殺!這次是大洋彼岸
近些年,醫生被打、被殺,似乎是中國大陸的專利,只要一聽到醫生被殺,就會問是在哪個省市。令人意外的是這次醫生被殺的消息來自大洋彼岸,來自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是高度文明和發達的有“世界警察”之稱的美國,被槍殺的醫生更是大名鼎鼎國際著名心外科醫生。
殺人的動機是因為嫌疑犯母親“于20年前在這位醫生的手術臺上去世”,而這位中年嫌疑犯一直以來被大家認為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好人”。聽來讓人不敢相信,也不可思議,但它實實在在發生了,不免令人為我們的醫生同行唏噓落淚。
國際著名心外科醫生,因為20年前的一個手術,被一個“好人”槍殺了,這與兩年前國內的陳仲偉遇害如此驚人相似。
2016年5月5日下午5點20分許,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陳仲偉在家遭遇襲擊身受重傷,事發后醫院組織專家進行了長達43小時的連續搶救,但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殺人原因僅僅是兇手20余年前曾找陳醫生做過口腔手術,25年前的一顆烤瓷牙變色,兇手要求賠償,事后懷疑其精神不正常(精神疾病)。
這次國際著名心外科醫生,同樣因為20年前的一個手術,被病人的兒子——一個人們眼里的“好人”槍殺了。這個“好人”是真的孝子,還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瘋子?或者就是個“精神疾病”患者,還是我們在危機干預時忽略了有效的心理干預?種種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挖細析。
醫生的仇人是誰?
按說醫生是治病救人的職業,做的是積善行德的行為,不應該有仇人。仇人與醫生一定有過節,沒有過節何來仇恨,又為什么要殺戮?
上述大洋彼岸的殺醫,鄰居的反映竟然是建議“先排查他老婆”,看來在那個國度對老婆的信任度讓人不敢恭維,互相殘殺的案例不在少數。而最后兇手是醫生過去曾經治療過的患者或患者家屬這一點倒與我國國情高度一致。
由此可以看出,國內國外無差別的現實,不得不引起我們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絲毫不可掉以輕心。更進一步警醒我們,2017年6月2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下發的《嚴密防控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登高望遠,高屋建瓴,用心良苦,必須認真學習并不折不扣地落實執行好,只有這樣,才能將高危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醫療機構應當做好涉醫矛盾糾紛排查處理,二級以上醫院必須設立專門部門受理群眾投訴,主動排查醫患矛盾糾紛,及早調處化解。對多次反映訴求、有過激行為或揚言傷醫等有較高安全風險的人員,應當予以重點關注并及時向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報告。醫療機構應當建立診區管理制度,指定專(兼)職人負責門急診的診區管理,實行住院患者探視實名登記制度,未經許可,不得隨意進出,維護正常診療秩序。建立特殊人群就醫接診制度,遇有醉酒、精神或行為異常患者就診,要安排保衛人員陪診,一旦出現突發情況立即采取果斷措施,確保醫務人員及患者安全。”
當前我國社會矛盾多樣多發,治安形勢仍然嚴峻復雜,暴力傷害醫務人員案件和各類擾亂醫療機構正常秩序的事件時有發生,只有增強責任擔當意識,將維護醫療秩序作為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的重要舉措來抓,才能取得實效。
醫生不是萬能的
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媒體或醫療機構的宣傳,讓普通老百姓覺得:現在的醫學已經無所不能,我們的醫生個個華佗再世。進得醫院門,就是進了保險箱,妙手回春、起死回生那是小菜一碟,這是不用置疑,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病人治不好,那一定就是醫生的失誤,就是醫院的責任,這是不可饒恕的。
而事實是,到現如今,科學對人體的了解不過滄海一粟,醫學能解決的問題十分有限,醫生能做的不過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即使醫生技高八斗,治療的不確定性依然會令其徒呼奈何,更何況“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所以一輩子不犯一點錯的醫生可能難覓蹤跡,再好的醫生,也會“得罪”病人(病人自己的原則,去評判)。更何況,病人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在包括外界、自身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醫生已然成為了一個高危的職業。針對當前的醫學現狀,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認為:“人們對當代醫學的不滿,不是因為它的衰落,而是因為它的昌盛;不是因為它沒有作為,而是因為它不知何時為止。我們常常忘記醫學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缺乏對醫學的目的和要到哪里去的思考。”
如果醫生和全社會都能認識清楚“醫學是什么”,清楚醫生并不是萬能的,讓醫生走下神壇,降低病人的期望值,醫患之間必將不再劍拔弩張,醫生也會遠離高危的職業,而成為最受親睞、最受尊重、最安全的職業。
真的會有這一天嗎?但愿不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