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份、19個城市出臺了輔助用藥政策,其中有46個地區公布了輔助用藥監控目錄。
昨日(7月10日),安徽省衛計委發布《關于健全重點藥品監控預警管理制度的通知》(衛藥秘〔2018〕306 號),旨在加強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使用監管,促進合理用藥、降低藥品費用。
《通知》明確提出,安徽省實行重點藥品監控分級管理:
省級職責:省衛計委負責相關藥品監控預警制度的的制定和完善,并加強動態監測和及時通報,省屬醫院重點監控目錄不少于30個藥品。
市級職責:市衛計委負責市級及以下公立醫療機構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制定和預警市、縣級公立醫院重點監控目錄不少于30個藥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少于20個藥品。
動態調整。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原則上每年動態調整一次。市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省屬醫院首次發布本地區本單位重點藥品監控目錄應在今年8月底以前完成。
7月2日,安徽省銅陵市公布《銅陵市基本醫療保險重點監控及輔助藥品目錄》,將阿托伐他汀鈣片、參麥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等65個藥品納入重點監控目錄。
重點藥品監控目錄的遴選:
根據《通知》要求,遴選原則是以省藥采購平臺采購藥品金額及增長幅度進行排名,參考價格、用量及常態采購使用情況作為依據,經專家論證,確定重點藥品監控目錄;
重點監控包括:抗菌藥物、中藥注射劑、輔助性藥品、營養性藥品、臨床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無特殊原因使用量快速增長的藥品以及其他價格高、用量大的藥品;
監控原則:針對某種疾病非治療必需、臨床療效證據不充分、未獲得權威疾病診療指南推薦或未納入臨床路徑表單、不具備藥物經濟學優勢,且用量大或采購金額高的藥品。
另外,在健全重點藥品管控措施中,除了常規的監測分析外,《通知》還明確指出處方點評措施: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開展第三方處方點評,省屬醫院第三方處方點評由省藥事管理質量控制中心負責。
同時,建立重點藥品監控獎懲機制,除了對不合理用藥的處方醫生進行公示、約談、通報批評;以及將監控管理作為重 要指標納入醫院評審評價和醫師定期考核指標體系外;
本次《通知》更在具體的醫師獎懲措施上下了大力度:對出現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其處方權;限制處方權后,仍連續2次以上出現超常處方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其處方權。
對違反有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紀依規予以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目前,藥品重點監控工作已在我國大范圍開展:截止2018年7月10日,全國已有21個省份、19個城市出臺了重點監控藥品政策,其中有46個地區公布了輔助用藥監控目錄。
各地針對輔助用藥等品類進行重點監控管理情況
各地重點監控藥品目錄頻出,最為顯眼的莫過于河南省一口氣發布了48個省級醫院、地級市、縣的目錄。
早在2015年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7號文),正式提出“重點跟蹤監控輔助用藥”。
2016年國務院醫改辦在當年的醫改重點工作安排中指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要列出具體清單,對輔助性、營養性等高價藥品不合理使用情況實施重點監控,初步遏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勢頭。
之后,國家級及省市級別的各類醫改文件中不斷強調重點監控管理,特別是2017年國辦13號文,更是對規范醫療和用藥行為,改革調整利益驅動機制做出明確要求:重點監控抗生素、輔助性藥品、營養性藥品的使用,對不合理用藥的處方醫生進行公示,并建立約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