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鹽城市衛計委發布《關于組織全市二、三級醫療機構開展血管介入等六大類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談判的通知》(下稱《通知》),要繼續對六大類高值耗材進行價格談判,其中明確,產品談判最終價格不得高于江蘇省、南京市調整結果中的價格。
該通知稱,各相關醫療機構應根據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關于公布血管介入等六大類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動態調整結果的通知》(蘇公易發〔2018〕80號)中公布的調整結果和南京市針對第一批高值醫用耗材分批分類價格談判的結果,結合醫院臨床實際采購需求,對第一批高值醫用耗材省網入圍產品開展價格談判,最終確定采購產品和價格,談判最終價格不得高于省、南京市調整結果中的價格。
并且,鹽城市級將在二三級醫療機構價格談判的基礎上,對同一產品實行全市最低價調平后報省。
省級調價完成后,地市級談判開始,價格調平,全市將共用一個最低價,還要上報省級,結果可想而知。
據了解,江蘇省自2014年起啟動省級第一批高值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電生理類、神經外科、眼科材料等六大類高值耗材集中采購,以省級綜合評審+地市議價的采購方式最終確定各地市中標目錄和采購價格。
今年4月20日,江蘇省衛計委印發《關于開展血管介入等六大類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動態調整及備案采購工作的通知》,按照就低原則對入圍產品實施價格動態調整。相關入圍生產經營企業應如實提供入圍產品2018年3月31日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現行價格中的最低價(以下簡稱全國最低價),經審定后公布省級入圍價格。遵循省市聯動要求進行市級價格談判。
到今年7月12日,江蘇省公布血管介入等六大類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動態調整結果,最終發布1569個產品的調價結果,下調的共有647個產品,維持原價的有922個產品,占比約為四六開,較原省級價格,四成產品價格遭碾壓。
根據江蘇省衛計委4月20日的通知,省市聯動后,就是地市級的價格談判。按照帶量采購原則,與企業最終確定采購價。
實際上,此前的5月15日,江蘇省鎮江市發布的《關于對部分醫用耗材價格調平后采購價格的公示》顯示,鎮江市藥采辦在參照了該省南京、蘇州、泰州市的采購價格之后,依據就低原則,對鎮江市2017年集中采購的部分醫用耗材價格予以調平。7887個產品中,有2900多個產品經比價后,被發現鎮江市的原采購價格,要比南京市或蘇州市或泰州市的采購價格高。鎮江市擬參照三市采購價中的最低價,對這2900個產品的采購價格進行降價處理。
鎮江市此番調價,擬降價幅度在50%以上的產品超過270多個,至少幾十個產品的降幅達到80%、90%以上,還有產品甚至直降到底,降幅超過99%,采購價由1000多元降至幾元錢,由100多元逼近0元!
上述降價,也還并不是最終的降價結果。
鎮江市藥采辦發文稱,該市本次調價目錄中的產品,如果省內其他城市還有比南京市、蘇州市、泰州市更低價格的,相關企業應根據其他城市的集中采購的最低價格,如實于5月25日前提出價格調整申請。該市在后期采購過程中,還將根據其他城市的采購價格,再動態調平入圍產品價格。
此番地市議價再度開始,并明確要求最終價格不得高于江蘇省7月12日公布的調價結果和南京市的價格談判結果,確定后調平,全市共用一個價格,還要上報省級,越往后行進,越像一個殺價“活循環”,威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