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自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8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在北京聯合召開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
7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方案》重點內容
1.先合并國稅地稅機構再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
2.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3.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則,合理確定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到稅務部門的范圍,對依法保留、適宜劃轉的非稅收入項目成熟一批劃轉一批,逐步推進。
4.增強政策透明度和執法統一性,統一稅收、社會保險費、非稅收入征管服務標準。
改革將產生重要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各項社保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結束了五項社會保險在不同地區分別由社保經辦部門和稅務部門征收的局面,統一了征收體系,結束了“分征”的局面。
第二,通過稅務部門征收之后征繳的強制性會更強,能夠有效避免欠繳、逃繳等行為,從長期來看,也能增加員工個人的領取待遇。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認為,稅務部門征收非稅收入有其自身優勢。一是稅務部門有一支專業的征收隊伍,包括稅(費)源分析、評估和稽查等專業人員,這些人員都經過多年的培訓,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完全能勝任征收非稅收入的工作。此外,稅務部門的征收手段先進,金稅工程三期早已上線,稅務與工商、公安、海關和社保等部門已經或即將聯網,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手段,可以大大提高非稅收入的征管效率。
此外,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社保費有利于保障繳費人權益,“稅務部門征管具備強制性和專業性,將改善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費的遵循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代欣表示。
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動向
8月20日,在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聯合召開的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司監察專員聶春雷表示,有關省(區)衛生計生部門要認真梳理新農合繳費情況,做好數據匯總,做到底數準確,并加強與人社、醫保、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建立相應工作聯系機制,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盡快完成新農合繳費的征管業務交接工作。
國家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金甫要求各省級醫保部門要把握節奏、有序安排,制定好本省基本醫療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征管職責交接工作方案,并加強對地市指導,積極配合稅務部門做好劃轉工作。在征管職責劃轉前,各級醫保部門要按照現有職責認真履職盡責,確保群眾參保和待遇不受影響。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