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表腸起搏點的定位:一片電極貼于臍上1-2CM處。另一片電極貼于劍突與臍連線的中點向右旁開4-6CM處。
胃腸動力治療儀臨床癥狀
1、胃輕癱綜合征
臨床表現:早飽、餐后中上腹飽脹、長期惡心、發作性干嘔或嘔吐、體重減輕和胃排空明顯延緩。
適用范圍:糖尿病性胃輕癱和各種胃部手術所致的胃輕癱等。
發病機制:胃動力障礙是主要原因之一。
效果:能抑制糖尿病胃癱患者的異位起搏點,使異常胃電正常化,加速胃排空,降低嘔吐頻率,緩解上腹部癥狀,尤其對惡心、嘔吐、上腹不適的改善更為明顯。
胃起搏治療后多數患者可主動進食,不再依賴靜脈或腸道外營養,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2、胃腸電節律紊亂綜合征
臨床表現:間歇發作性惡心、嘔吐、上腹疼痛、早飽,少數由于胃潴留而用腹脹。女性發病明顯多于男性。
適用范圍:腹部手術后,如膽囊切除術、食管裂孔疝修復術或幽門成形術,以及重度糖尿病自主神經廣泛受損。
發病機制:發生的機制尚不明了,可能與精神因素、自主神經功能活動及胃腸內分泌等改變有關。
效果:我們的研究證明胃腸起搏能逆轉異常的胃腸電活動,建立正常的胃起搏模式以加速胃排空,緩解或消除臨床癥狀。
3、頑固性惡心和嘔吐
臨床表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貧血,消瘦,乏力,上腹疼痛,嘔吐反復發作較劇烈,早期嘔吐為食物,胃液或膽汁,之后嘔吐物呈棕色或淺綠色,晚期呈糞質樣,帶惡臭味,嘔吐后腹痛常無明顯減輕
發病機制:胃動過速,胃起搏電位不穩定,胃電節律失常,餐后餐前主功能比值不增加等。
效果:臨床研究表明,胃起搏可糾正異常胃電節律,改善這些癥狀及胃排空障礙,成為治療頑固性惡心和嘔吐的一種新方法。對嚴重頑固性惡心、嘔吐患者采用起搏治療可顯著緩解患者癥狀,惡心、嘔吐發生的頻率降至最低。
4、腸易激綜合征
臨床表現:腹痛、腹脹、腹瀉和便秘,但缺乏形態學和生化異常改變。
發病機制:腸道功能的易激性,胃腸動力異常。
效果:胃腸起搏可糾正異常的胃腸電活動,改善胃排空功能,調節腸道的傳輸時間,并改善其臨床癥狀。
5、功能性消化不良
臨床表現:上腹痛、腹脹、噯氣、便秘與腹瀉等。近50%的 患者有胃固相物排空延遲,其中60%存在胃電活動異常。
發病機制:腸道功能的易激性,胃腸動力異常。
效果:胃腸起搏可誘發規則慢波節律,促使胃腸平滑肌蠕動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