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廠家鄭州仙佑認為風濕病人應當如何選擇膏藥膏藥應當貼多久才最好?膏藥是使藥性從皮毛而入肌里,可以起到通經活絡的作用。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用的膏藥有:
1、膏藥(傳統膏藥):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將膏藥加溫軟化后貼于患處。
2、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活血通絡止痛。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及外傷合并化膿者,不宜使用。
3、散劑: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于患處。
4、自制散劑:能祛風除濕,止痛消腫,通陽活血。
取藥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與藥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于患處。皮膚貼藥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一般的膏藥只能貼12個小時,膏藥的附著力好長時間的貼膏藥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比如會出現過敏癥狀。
膏藥一天換一次,有時是一天換兩次但是對與黑膏藥來說是可以重復使用2-3次的,每次敷貼只需要將膏藥加熱直至出油為止,但是再敷貼時一定要注意溫度不要太高,以防燙傷。揭去膏藥后要將皮膚清洗干凈,然后讓皮膚呼吸1小時左右,防止由汗腺、皮脂腺的排泄物阻塞毛孔,刺激局部皮膚使皮膚產生過敏現象。
如果出現過敏現象應立即揭去膏藥,將局部的皮膚洗凈,情況較輕的部位可以用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膏或者藥膏涂抹,也可以用白菜幫搗碎外敷,情況嚴重則需要到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