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群眾向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舉報稱,濟川藥業涉嫌廢氣污染;廢水通過暗管直排市政生活污水管網或者如泰運河;違規處置中藥廢渣。
7月10日,泰州市環保局公布的查處結果稱,濟川藥業開發區分廠污水處理設施廢氣處理裝置排口非甲烷總烴超標排放;主廠區(中藥2車間)、開發區分廠(中藥3車間)兩套乙醇回收裝置的不凝性尾氣經收集后,未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直接高空排放;出渣室無組織廢氣未收集處理。泰州市泰興環保局已對濟川藥業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查處。
事實上,早在2016年8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第一次進駐江蘇期間,就有群眾向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映,濟川藥業污水直接排放到市政污水廠,幾乎未繳納排污費。當年8月9日,泰興市環保局就將濟川有限補繳的廢水超標排污費108萬元征收到位。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濟川藥業對此并未做公開披露。本報記者為此多次致電致函濟川藥業方面,但截至發稿時記者未收到對方的回復。
據泰州市環保局公布的群眾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第二十八批)顯示,2018年7月3日—4日,泰州市泰興環保局環境執法人員會同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環保科工作人員到濟川藥業進行了現場核查。
現場檢查時,該公司中藥提取、原料藥等產品生產正常。共建有600噸/日原料藥廢水處理裝置和4500噸/日廢水處理裝置兩套污水處理設施,分別處理開發區廠區原料藥廢水和主廠區廢水,兩套設施處理尾水達接管標準后合并送泰興市濱江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進一步處理,現場檢查時均在運行。另有兩個調配池專門收集開發區廠區的中藥廢水,上述高濃度廢水均通過專用管道輸送至南大環保公司委托處理。兩套污水處理設施已加蓋,廢氣收集后均采用“光化學凈化+低溫等離子”處理裝置處理,現場檢查時設施正在運行,廢氣吸收液PH值呈堿性。檢查人員對開發區分廠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水池、中藥原水池廢水和廢氣處理裝置排口廢氣進行現場采樣。
經監測,廢水達相應接管標準,開發區分廠污水處理設施廢氣處理裝置排口非甲烷總烴超標排放。主廠區(中藥2車間)、開發區分廠(中藥3車間)兩套乙醇回收裝置的不凝性尾氣經收集后,未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直接高空排放;出渣室無組織廢氣未收集處理。
對于廢水排放問題,調查核實情況表示,2013年4月,因位于如泰運河的廢水排放口在泰興市擬定的備用水源保護地范圍內,該公司對廢水排放口自行實施封堵。原主廠區廢水經處理達一級排放標準排入廠區北側如泰運河,改為預處理達三級排放標準由地埋專管直接送2號提升泵站,與城區生活污水一并送至泰興市濱江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集中處理。2018年3月,該公司主廠區廢水處理設施搬遷到開發區分廠后,即對向2號提升泵站送水的專管實施了封堵,并重新設置專管將主廠區的污水直接收集送開發區分廠污水處理設施預處理達標后,送泰興市濱江污水處理有限公司處理。
調查核實情況還稱,2013年4月編訂的《江蘇濟川制藥有限公司開發區分廠新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顯示,該公司中藥車間產生的中藥藥渣為一般固廢,委托江蘇禾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泰興市阿古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處置,用于有機肥料生產。根據該公司提供的藥渣清運臺賬顯示:2016年—2018年5月共處置藥渣70361噸。根據產品產量折算,該公司2016年—2018年5月環評批復應產生的藥渣量為59755噸。根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藥渣實際產生、處置量大于環評批復量是因為藥渣含水率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濟川藥業2018年半年度報告在環境信息情況中并未公布廢氣排放口非甲烷總烴的排放數據。